【青年岗位能手】王占凯:以奋进的青春之姿奏响兴企之歌
时间:2024-11-19
浏览次数:6,797

他年纪不大,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9年来乡音未改,一如心中的那份坚持不曾消减。走廊里,总能听到他轻快而急促的脚步声,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他加班加点赶任务的身影,从技术质量到施工管理,从争先创优到建章立制,无论是他精通的领域还是跨专业的工作,没有他啃不下来的“硬骨头”。在数年如一日的奋斗中,他从一名职场小白迅速成长为骨干,始终牢记“践行者”的初心,诠释着“奋斗者”的朝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奋斗者风采,助力公司发展壮大,他就是市政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王占凯。

 

 

勤学习、善留心,速成行业发展"小灵通"

 

自2015年8月加入公司以来,王占凯积极进取,兢兢业业,得到同事、领导的一致好评,目前担任公司所属第二分公司总工程师,作为技术管理者,他不断完善分公司职能建设、建章立制,更新第二分公司技质系统管理办法15项。如果想了解关于分公司科技创新相关文件材料,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找王占凯,说起分公司情况,他如数家珍,被身边人称作“小灵通”。

然而初入工作时,他对业务缺乏实践经验,时常觉得压力很大、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接口部门多、工作千头万绪,不了解业务是万万不行的。他主动购买建筑、市政等书籍恶补现场管理知识,主动向领导、业务部门虚心请教具体问题。通过多年磨练,从最初的摸索学习,到现在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独到的见解,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态度、细腻缜密的习惯、善于总结的劲头,让他在工作中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他带领团队取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发布核心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qc成果一等奖4项、国家级qc成果一等奖2项。

 

强管理、善统筹,争做重点工程"排头兵"

 

工作之初,王占凯有幸参与槐房路污染场地治理项目,本项目占地9.4万平方米,土壤污染修复体量36.17万立方米,是国内首例大规模的污染土壤原位气象抽提修复(SVE)项目,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团队通过的精心组织、策划,在81天内建成了处理能力5000吨/天的污水处理厂,在国内没有类似工程设备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团队自行设计、监造三套SVE设备,设备平稳运行,地下水和土壤治理工作顺利验收,给他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他担任北神树项目副总工,作为国内首批卫生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具有很强示范意义。由于垃圾堆体填埋年限较长,垃圾腐化程度高,含水率高,打井过程易导致井壁坍塌,成井困难,王占凯多次组织成井研讨会,最终选定潜孔锤钻机和锚杆钻机,成功解决了成井困难的难题,带领团队“五加二”“白加黑”日夜运行处理,最终历时6个月完成堆体稳定化工作,比预定的工期提前4个月,经过为期1年半的治理,将昔日“邻避”的垃圾场变身“邻利”生态公园。

 

 

爱思考、肯钻研,勇担生产一线"急先锋"

 

 同时,王占凯兼管施工管理工作,作为市政供热供冷工程负责人,在供暖季与供冷季间隙的60天内完成北苑路176号楼综合机房内冷热源系统的拆除、新建、安装改造工作,保证楼内冷热供应;2022年王占凯又接手“大兴区公共服务租赁性配套用房应急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建造工作”,负责组织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设备调试工作,在特殊时期带队组织调试人员进行污水处理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证污水系统的有效运行;位于莲花池东路的北京西站莲花池东路辅路更换伸缩缝工程车流量极大,项目只能在凌晨12点至5点间施工,他带领项目人员利用极短的工作时间进行抢工,最终利用3晚时间完成多条伸缩缝的拆除、恢复工作。

刚来公司面试时,他曾问到:“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哪?”工作了9年时间,他的内心早已有了坚定的答案:“曾经所学和自身能力在公司得到运用和发挥,我的心中感到无比荣幸与激动,现如今答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需要我,我在这里有价值”。正所谓“萤火虽微,愿为其芒”,愿我们能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为公司发展壮大共同努力和奋斗,一起擎起时代的重托。